首页
第二百二十六章 快开门,义师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二百二十六章 快开门,义师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爱阅】
aiyue365.org,更新快,无弹窗!

    第226章快开门,义师来了!
    来人很快被带跟前,四十多岁,虽然穿着蒙古人的衣服,但言行举止却截然不同,自带一股傲气。
    只是他文质彬彬,脸色微黑,看上手无缚鸡之力,也不知道凭什麽如此傲气。
    黄台吉会说官话,开口问:「阁下是?」
    「在下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二甲进士周文运,原为翰林院编修丶詹事府左中允,只恨朝中奸佞当道,弃儒废理,斥贬正道,这才忍辱负重,出任喀喇沁部左翼教谕.,」
    阿敏丶济尔哈朗和莽古尔泰听得懂一些官话,但听不懂这些官职名称,周老夫子这番慷慨陈词,听了个稀里糊涂,不明就里。
    什麽个意思?
    三人用女真话叽里咕噜议论开了。
    「这南蛮子说己是南朝官,要跟我们同归于尽?」
    「他孤身前来,是要跟我们拼了?
    勇气可嘉!」
    黄台吉连忙摆手,「三位贝勒,不是的,搞错了!
    他是来跟我们谈合作的。」
    阿敏丶济尔哈朗和莽古尔泰对视一眼。
    南朝的叛徒,投奔我们大金的软骨头,不都是点头哈腰,一副奴才样吗?
    这一位怎麽比我们还要像主子?
    黄台吉与周文运交涉了几句,转头对阿敏三人说。
    「周文运是南朝中许多官员士子的一员。
    他们不满南朝皇帝信任奸佞,胡作非为,便各自筹划,有的联络地方,意图挟民意以纠误偏;有的联络藩王,准备靖难除贼;也有在蒙古中忍辱负重,寻找外援。
    周文运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官员士子,接受流配一样的贬职,远赴蒙古右翼,喀喇沁部,察哈尔部,内喀尔喀部,充任教谕,就是想寻找挽儒理于倾覆之际的明主。
    他们在蒙古右翼没有找到,但发现我们大金尊儒理崇圣贤,循三纲五常,朝气蓬勃,正气凛然..」
    阿敏三人听到这里,不由面面相觑。
    我们有这样吗?
    我们确实喜欢南蛮子,也非常欢迎南蛮子来投奔,只不过是拿他们当奴隶,谁不希望自己的奴隶越多越好?
    黄台吉冲三人眨眨眼,用女真话说:「哄他开心而已,关键是让他给我们带路,大事要紧。「
    阿敏三人无所谓地耸耸肩。
    老八,你就继续哄他玩就好了,等事成后,你收他到正白旗当包衣,给他一份体面就好了。
    黄台吉转头对周文运郑重地说:「在下大金三贝勒,从小尊儒崇理,爱读四书五经,遍翻朱子集注,无比敬仰圣贤,无时无刻都以圣贤道义约束自己,慎独丶克己丶仁爱。」
    周文运捋着胡须,十分欣慰,「想不到东北荒蛮之地,还有如此仰慕圣教,尊崇儒理之人。
    好!
    大金尊儒崇理,匡扶正道,乃应天运之邦,三贝勒也当为救万民于水火之际的天命之人。
    老夫当竭尽全力弼辅左右。」
    黄台吉心中暗喜,依然正色道:「请先生不吝赐教。」
    「而今昏君秉政,奸佞当道,倒行逆施,穷兵黩武,荼毒万民。
    现在各地义士纷纷举事,旋转乾坤,匡扶正道。
    代王在大同先举义旗,山西丶陕西丶京畿正义之士纷纷响应。就连关外漠南的蒙古各部,也秉承浩然正气,纷纷举兵呼应...
    昏君气急败坏,抽调多路兵马前去镇压。
    关宁丶蓟州丶宣府丶京畿等地兵力被抽调一空,新近降服的察哈尔丶内喀尔喀部以及部分喀喇沁部蒙古兵马,也被抽调去了西边,与呼应正义的土默特丶永谢布丶鄂尔多斯等部作战。
    老夫与同道之士,暗地里联络喀喇沁部中顺应天命之人,只是势单力薄,苦无外援..
    幸好喀喇沁左翼首领弼喇什,与大金素有往来...同时他还帮忙联络了拉斯喀布,聚集了一群正义之士,愿与大金义师联袂南下..「
    黄台吉大喜,拉斯喀布是伯思哈儿的嫡脉子孙,喀喇沁部诸诺颜的代表,也是喀喇沁部名义上的大汗。
    弼喇什出自朵颜卫,是喀喇沁诸塔布囊的代表。
    两人走到一起,看来喀喇沁部中向金背明之士还有不少。
    周文运又说道:「老夫有同僚和学生在马兰峪关做教谕丶巡军御史和千总,他们都是心向圣教的正义之士,只需贝勒领兵与喀喇沁正义之师会合,一路南下。
    他俩定能说服兵卒,大开关口,迎义师入关,匡扶...「
    后面的话黄台吉都听不进去了。
    他心绪澎湃,无比激动。
    在大金生死存亡之际,居然天降如此良机,能倒转乾坤,起死回生!
    果真,大金是应天运之邦。
    我,黄台吉是应天命之人。
    事成之后,我可挟得胜之威,回到渖阳后逆袭翻盘,拉阿济格和多铎下马,成为大金真正的大汗,我还要改名皇太极!
    黄台吉压抑着激动的心情,把情况跟阿敏三人详述一遍。
    此前黄台吉只是藉助弼喇什的心腹等中间人,与弼喇什丶拉斯喀布和周文运秘密谈判C
    在他得知大明发生内乱,西辽河丶喀喇沁和蓟州一带兵力空虚时,一个疯狂的想法在心里不可遏制地生长。
    带兵奔袭蓟州边关,寻机破关,抄掠滦州,获得大量军械辎重;再抄掠京畿,获得大量人口和粮草。
    威胁京师,迫使大明皇帝谈判,答应一系列条件,收受大批贿赂后再引兵退去。
    只有这样重创大明,蒙古左翼各部才会重新成为墙头草,科尔沁之危不救自解。
    大金得到大量粮草和人口补充,也会转危为安,重新振兴。
    自己实力得到增强,也能让阿敏丶济尔哈朗丶莽古尔泰成为坚实的盟友,谈好条件,挟得胜之威势回到辽东,一番纵横捭阖,孤立光有实力却无手段丶资历和威望的阿济格兄弟,然后逆袭翻盘,抢回大汗宝座。
    这样做,风险大不大?
    肯定大!
    可是到了这个地步,不冒一回险,只能坐以待毙!
    黄台吉绞尽脑汁丶费尽口舌,甚至连心爱的女人都送出去,终于把阿敏三人哄到这里,现在情报得到「证实」,成功就在眼前,他如何不激动万分?
    阿敏三人听完后,也欣喜无比。
    真以为他们想去救科尔沁?
    科尔沁都破落成那个样子,就算费尽心血救下,又能得到什麽回报?
    阿敏丶济尔哈朗丶莽古尔泰跟科尔沁无亲无故的,为了一个所谓外援臂助的理由,真要牺牲自己旗丁兵马去救它?
    没有那麽大公无私!
    他们三人还是被黄台吉暗地里筹划的南下抢掠南朝的计划打动。
    南朝如此富庶,能抄掠一回,什麽本都回来了,够吃十年了。
    如何抄掠?
    黄台吉绕过南朝铜墙铁壁,找到内应和空隙,破边而入的计划非常诱人。
    先跟着一起来呗,万一不对,拔腿就跑,把老八丢下做断后!
    现在居然真的有内应,南朝和喀喇沁部都有内应,南下之路畅通,甚至连破关的地方都选好了。
    还等什麽,干就是完了。
    阿敏慎重,悄声用女真语问黄台吉,「这个南蛮子读书人,如此帮我们,有什麽要求?」
    黄台吉答:「他要求我们合兵一处,去攻打南朝京师,清君侧,杀了奸佞,让南朝昏君下诏恢复旧制,迎儒理正道之士入朝..「
    听到前面一句,阿敏丶济尔哈朗和莽古尔泰都不干了。
    我们只是去打劫抄掠的,真当我们是正义之师?
    还攻打京师清君侧?
    万一滞留太久,南朝的军队围过来,跑都没地方跑,我们不白抢了吗?
    莽古尔泰瞥了旁边的周文运一眼,「老八,这话可不能答应,太危险了。」
    黄台吉笑了笑,「二贝勒放心好了,周老夫子带我们破关后,怎麽做就由不得他了。
    届时他可能死于乱军之中,也可能病死,摔下马被踩死。
    不过念及他一番苦心为了大金,届时我会把他一家老小从南朝皇帝手里讨到,带回辽东,抬举他们一家,收做我的包衣。「
    在后金,包衣的女真语意思是家里人,是家仆,奴才中的上层人,可以做官,拥有自称奴才的特权...
    真正的奴才叫阿哈,那是贱民,隶属于各旗的奴隶。
    阿敏三纷纷点头:「这个法子,也算是报了他的番恩情!」
    大军在周文运带来的两位随从的引路下,一路南下,途中避开明军修筑的城池要塞。
    并乔装成蒙古骑兵,欺瞒明军侦骑,混不过去的就杀人灭口。
    十天后,大军来到可苛河套,与弼喇什丶拉斯喀布为首的喀喇沁部六家首领,以及他们率领的四千兵马会合。
    喀喇沁部也就十五万部众,还分成三十六家,他们能拉来四千兵马,已经是实力派了O
    除此之外,弼喇什丶拉斯喀布还带了两千匹良马,稍微缓解了黄台吉率领的八旗精锐的缺马之苦。
    但远远不够,行军速度还是快不起来。
    弼喇什丶拉斯喀布连连催促加快行军。
    在南边地区,大明这一年多大兴土木,修建大宁丶会州丶建昌丶宽河等城池,都有驻军,派有侦骑明暗哨,四处游弋。
    两万五千兵马,在广袤的辽河河套草原上是鱼入大海,根本不算什麽。
    可一旦进入到南边这狭窄地区,就无法隐藏,说不定已经被明军的侦骑暗哨给发现了C
    黄台吉四人也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下令各部不惜马力,全力南下。并鼓励部众们,只要破关进到南朝关内,花花世界什麽都有,随意抢掠!
    被打了鸡血的两万五千部众,日夜兼行,终于在五天后看到了巍峨雄壮的长城,以及高高屹立在山谷之间的马兰峪关城。
    周文运骑在马上,指着前面的关城,得意洋洋地对黄台吉四人说:「进了马兰峪关口,左边是滦州,右边是蓟州,再南下就是京师。
    届时蓟辽总督袁可立就左右为难。他原本是儒理之士,圣教门徒,为了荣华富贵弃正入邪。
    此人只会溜须拍马,谄媚迎奉,才干不足道亦,心中更无浩然正气,届时定会手忙脚乱,束手无措。
    届时贝勒们的大军可先破滦州,那里有被奸臣酷吏抓捕关押的青壮劳工数十万,他们被驱使如牛羊,悲惨苦难。
    正义之师一到,定会揭竿而起,箪食壶浆,喜迎义师...」
    黄台吉四人对视一眼,心里欣喜无比。
    数十万青壮,优质奴隶啊,掠回去后,收入各旗编为阿哈,大家实力大增。
    周文运继续说:「滦州还有大量火炮火器,以及兵甲。都是些奇技淫巧,鬻良杂苦之物,蛊惑人心的破烂货,你们尽可自取之。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四海之安在仁不在技。
    趋名逐利,舍本逐末,大明早晚要坏在此事上。早早除去,就能扬清激浊,弃邪从正」'
    C
    黄台吉四人更是大喜。
    滦州出产的东西,他们早有耳闻,都是破阵杀敌的国之利器,尽可自取之,我们当然不会客气。
    大军在十里外驻扎,周文运带着两位随从,还有黄台吉派遣的八旗巴图鲁海固永,率三千精骑,鼓噪而行,来到关口前。
    这里地势险要,摆不开太多的兵马,三千骑近到关口,都把关前的山谷挤得满满当当,连转身的评地都没有多少。
    周文运骑马来到马兰峪关前,意气高发地说:「韩公,邦彦兄,周国潮贤侄,老夫已把义师带到,你们还不快快开了关门,一起襄举大事!「
    马兰峪关寂静无声,过了一会,关门吱嘎被打开。
    周文运丶海固永不由大喜,叫人摇旗,向后方主力和中军发信号。
    在五六里外山天上眺望亥况的黄台吉丶阿敏丶济尔哈朗三人看到旗帜摇动,喜出望外。
    大事可成!
    京师还察觉不到一丝危机感。
    信王府。
    信王朱由检愁眉苦脸,对着心腹内侍王承恩长吁短叹。
    「皇兄坚毅果敢,任精求治,为国事宵衣旰食,开求亍下治平。
    然刚愎自用,乖张锲刻。
    背弃儒理,偏听妄,废祖宗旧制,弃圣贤治理,倒逆仞,,孤有心劝谏,可不敢..」
    王承恩低着头静静地听着,及时接言:「殿下,而今朝寨高云诡谲...此前司礼监开乱寨丶惑主罪名,斩杀信王府内侍王德化丶杜勋丶杜之秩等七人,何尝不是皇上的警告。
    奴婢觉得,殿下还是写了那封上疏的好。」
    朱由检郎然地说:「废藩除国,自废朝廷屏藩,届时如何去见世祖列宗!」
    王承恩无可奈何地说:「殿下,届时去见世祖列宗,给个交代的是皇上,殿下何必操心。」
    「孤身为朱氏子孙...」
    有内侍慌忙来报。
    「殿下,司礼监大貂璫曹公公,仕衣卫郭都使带着一群军校,气势汹汹地入府来了。」'
    朱由检吓得面无人色,双腿颤抖,却咬牙扶着书案,勉强站立,直着脖子说。
    「孤不怕,就算要杀我,孤也要站着就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