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爱阅】
aiyue365.org,更新快,无弹窗!
风中硫磺味越发浓烈,山顶树枝摇曳,呼啸不绝。
战场上的旗帜飘摇不定,喊杀声响彻河谷。
代军派出上千骑兵,从东侧穿过树林,想去看看西面战场的情况。
在正中一片田地里被赵立宽派出的骑兵截住,双方在田地间交锋。
努力往对方右侧迂回,同时不让对方占据自己的右翼,便不断开弓射箭袭扰。
双方接连有人中箭落马,或撤回后方。
随着距离越拉越近,双方开始用长枪马刀马上交锋。
此时双方已裹挟在一会儿,相对速度不高,动能不大,伤亡也不大,不像面对面冲锋,瞬间就能要命。
战斗持续两三刻钟,周军后续两营骑兵也陆续到达战场,代军那边也派出后续上千骑兵作为支援,等候在后方大边的的树林里。
战场宽度有限,加之骑兵之间作战,极其需要机动空间,贸然上前说不定非但不会增加战斗力,反而可能打乱友军阵线陆路线,发生冲撞、扰乱等。
最后,交战半个时辰,双方短时间内分不出胜负,在中间的田地里周旋对峙。
各损失几十人后,只能默契各自退回后方对峙。
代军想去查看西侧情况的行动被阻断,但他们也没太着急。
代军大部队缓缓向前压近,越过几座零散的茅草屋,一片树林,缓缓到周军阵前一里左右,不断试探,也不敢激进向前。
冷兵器杀伤效率是远低于热兵器的。
像一战期间的索姆河战役,五个月不到的时间,联军损失六十二万人,德军损失六十五万人,接近一百三十万。
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要损失二十七万人左右,伤亡最大的时候英军一天就损失近六万人。
在一战时代,他手下这三万人就够打个一天的水平。
这种效率在冷兵器时代难以想象,就是排队让杀都赶不上。
还是那句话,五六个人用刀杀头猪都要折腾,何况是个人。
冷兵器的杀人效率其实是很低的。
所以代军虽听到河边的动静,想去看看怎么回事,也没那么急。
三千多精锐重骑兵,怎么都不可能短短一个时辰不到被怎么样。
但他们此时不知道的是,距离二里地左右的左翼河边战场,代国引以为傲的白隼兵已几乎剿灭殆尽。
周军实现了前所未有,令他们无法想象的杀伤效率.......
只能说,情况变了。
西侧战场上,不只敌人,山坡上的周军也都看傻了。
没人见过这等场面。
爆炸的火光和巨响已经散去,但不少人脑子里还在嗡嗡作响。
刺鼻的硝烟夹杂血腥,战场上空的青色烟雾弥漫,空气一片浑浊,像刚下过大雨后,烈日高照的河谷。
大量长枪兵列队上前,正在清扫战场,将被困毫无抵抗之力的重甲骑兵乱枪戳死,随后斩下头颅计功。
身后跟着马车,装门用来装敌人首级。
少数奋起抵抗的也在大量长枪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多数人要么已伤痕累累,浑身箭矢,要么被战马压住,被甲胄困住,只有等死。
战场上血流成河。
这回不算战斗,而是杀人,杀人此时成了件简单的事。
神机营在经历大量训练后,对时间把控得很好。
雷区正好在骑兵中间位置引爆。
大量战马被炸死,炸伤,受惊乱跑。
把代军这王牌部队最致命的缺陷暴露出来。
第一次听说这种战术后,赵立宽就评价过,这是用骑兵的机动性换取冲击力。
是一种非常极端的骑兵使用方法。
长处非常长,短处也非常短。
底层逻辑里信奉中庸之道的中国是不太可能使用的。
在地雷的爆炸下,其短处也暴露无遗。
机动性灵活性完全被舍弃的骑兵,进攻路线没法中途转变,没法随机应变,只要稍微预判,必然会直直冲入早就布好的雷区。
中间大部被地雷爆炸时,两边的没法避开迂回。
战马受惊,拖着其他骑兵到处乱跑。两翼半数骑兵没受到火雷的直接伤害,是被队友扯倒,扯乱,人仰马翻。
一乱了,战马倒地,人马铁索相连,人根本逃不掉,变成了周军的活靶子。
只有边缘一些手脚麻利的,居然在混乱中卸甲逃脱,跑进后方的镇子和树林里。
周军射击近半个时辰后,代军伤亡进一步扩大,随后追缴的枪兵和轻骑兵上场,局面完全定下。
轻骑兵追击进入后方的金罗镇,面对无马无甲的残兵,很快在屋舍高处升起周军的旗帜。
周围人已经看呆,一个多时辰,代军引以为傲的精锐中的精锐,就这么覆灭了?
就是让他们疯狂妄想也不敢想能赢得这么轻松,这么迅速。
此时诸文武追捧庆贺,看赵立宽的眼神已难以用崇敬完全概括,甚至多了许多狂热。
什么英明神武,算无遗策,运筹帷幄,玩弄敌人股掌之间的漂亮话。
赵立宽哈哈一笑,给他爽了,爽完也就忘了。
故作深沉道:“时来天地皆同力,这并非我一个人的功劳。
七成是人为,三成天注定。
我算尽代军的行动,知道他们会在这河谷最宽处设伏,会在这发起反击,所以严阵以待,布设火雷。
但也不知道天命如何,如果这时候下场雨,那就坏了大半事,好在老天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说了段看似自谦,实则显摆的话后,诸将及随行人员目光越发崇敬热烈。
赵立宽忍不住心里狂笑,这逼装得真爽!
根本不是他算尽代军行动,而是张浦提前告诉他了。
可张浦是武德司秘密间谍,私下跟他说的,别人也不知道啊!
大爽之后,松了口气。
在众人面前,他一直表现得镇定自若,胜券在握,其实心里一直七上八下。
没人能算无遗策,他一直紧张万分,火雷成功起爆前,捏缰绳的手都是抖的,浑身紧绷,为了掩饰坐在马背上一动不敢动。
同时也做了保底布置,好在过程虽有不足,结果是好的。
为防被突袭,令神机营天天练习快速布雷,结果因为有张浦的情报,他们提前知道代军设伏的位置,将可能的突袭化解。
让神机营有时间提前从容布雷,之前那么多天的艰苦白练了。
他也在后方布置了开荣率领的接应军队,如果战事不利,主力后撤,位于后方峡谷东侧的开荣部五千人负责接应,反击追兵。
他们都是刚从郭家村战场调过来的,没经历大战,减员很少,编制齐备,战斗力保持完整。
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应该也用不上了。
西侧战斗进入尾声,上千斤火药,上万两白银没有白花。
这支代表代国精神的部队,从此要在历史上除名了。
周围人都在庆贺消灭了强敌,赵立宽看得却更加深一些。
从历史长河中看,这些白隼兵倒是符合小国风格,他们都迷信少数精锐,迷信决战兵器。
就好像他小时候看过的一些日本动漫里,总会幻想靠一种精锐兵器和少数精英取胜一个道理。
但这种决战兵器思维,是难以在现实中取胜的。
因为小国其本身资源有限,人才有限,人力有限,能力也有限。
就只能使用极端的办法,发挥极致的长处,不管短板去赌一场胜利。
就像代军的白隼兵几十年前击败辽国,他们豪赌一把,击败强大的辽国,就可以安享几十年的太平。
但久赌必输,这是概率问题。
总有一天,胜利的红利被消耗殆尽,必须一次次去赌,到时众多短板就会逐一暴露。
小国终因此走向没落。
而大国资源丰富,人才济济,人力丰富,能力强大。
对于大国而言,最好的策略反而是尽量不赌。
所以大国的底层思维反过来是能不赌就不赌。
不搞什么决战兵器,而是“我全都要”,百花齐放,什么好要什么,让自己没有短板。
这样就能长久的赢下去。
哪怕一次失利也不改变局面。
所以周国、辽国这类大国,自然不会有白隼兵这样极端的军队。
此时时间已来到午后,阳光明媚,西线代军铁骑几乎全歼,赵立宽下令暂不打扫战场,而是派五千主力步骑,由罗成勇率领,进入西面的金罗镇。
大军进入金罗镇十分顺利,很快派人过来回报完全控制金罗镇,镇中几十代军守军和二多百残兵已经被之前过来的轻骑兵肃清。
赵立宽看向西面河边二里外的金罗镇周军大旗,顿时意气风发,心头激动。
他们占据金罗镇,战场形势已经逆转。
早上开战时,他们在南面大道,代军主力占据东面大道,白隼兵占据西面金罗镇,互成犄角。
三方形势类似一个倒置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点,而他们是最下面那个。
可能面对来自两方的同时夹击。
他们发起对任何一方的进攻时,也会受到另一侧代军的威胁。
而如今,他们用代军难以想象的四个小时不到,全歼代军白隼重骑兵,抢占他们背后的金罗镇。
战场形势已经完全逆转,这意味着现在三角形的三个点中他们已占据两个,而且金罗镇那个点还在代军主力侧翼。
赵立宽脑子飞快运转,不断思索接下来的战局。
嘴上也没停歇:“把所有传令兵叫来,我有军令。”
很快,传令兵集结过来,赵立宽接连下达命令:“令慕容亭率重骑二十营,轻骑二十营,即刻前往金罗镇,从侧翼牵制代军。
正面发起进攻后,从侧翼配合进攻。
“诺!”两名传令兵领命,复述命令后立即去传达。
“令田开荣部即刻北上,汇合中军,不得耽搁。”赵立宽接着下令。
“余下告知全军备战,各军列阵,准备北进。
步军前锋列偃月阵,中军后军以营列方阵在后,轻重骑掩护两翼。
把那二十几车白隼兵的首级运过来,给对面的代军看看,让他们寒寒心,咱们好打。”
传令兵激动万分:“大帅,我等这就去!”
一匹匹快马疾驰下小山坡,命令飞快转达,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缓慢移动起来。
周军骑兵开始大规模向西机动,前往金罗镇,不一会儿苍凉号角响彻河谷。
中军改变最开始的一字列阵,刀盾在前的防守姿态。
两翼增加大量枪兵,手持大剑,斩马刀,大斧的陷阵精兵。
两翼后方各有数营方阵作为预备队,以及五营轻重骑兵作为掩护。
随后,伴随灵气鼓号,大军缓缓向前。
两翼先移动,中军滞后,形成一个东西二里多的倒月形。
横跨东面大道,树林和田地,是周军进攻阵型中最常用的。
与骑兵进攻时中间突出,两翼滞后不同。
步兵为主的阵线进攻时两翼突出,中军滞后。
因为骑兵是为突破,步兵是为包围。
一旦敌军中军深入,而两翼不敌周军两翼精兵,想退都来不及,中军的士兵会被两翼逐渐包围吃掉。
这就是偃月阵。
周军主动发起进攻,对面人数优势的代军怎么也想不到,一开始前沿竟有些松动,不知怎么应对。
不过很快也组成阵型严阵以待。
双方大阵慢慢靠近到二百步以内,都能看清对方的旗帜和脸部轮廓。
这时代军的骑兵已经越过后方步兵来到阵地前沿的空隙,他们似乎想先用骑兵打一波。
周军骑兵见此情形也开始向两翼逐渐展开掩护。
此时双方的阵线都已接近三里地。
但谁也不敢继续展开拓宽阵线了,因为那样会后劲不足,外强中干,因为军阵太薄,交战后被轻易凿穿。
此时赵立宽没有待在后方山上,而是在中军由四匹马拉动的将台上跟随中军来到前方。
他站在台上视野开阔,能及时指挥。
此时看着对面代军的部署,想着应对之策。
随后下令,后方二十多辆马车上前,将一车车头颅运到阵前展示,并会说代国话的士兵上前向对面代军喊话。
“看看这些!这就是你们引以为傲的白隼兵,九成的人都在着!”士兵指着二十多车头颅。
“我们赵大帅心肠好,看不得血流成河,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就地投降,交出武器不杀!
否则看看你们的白隼兵,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此举果然在代军中应发了骚乱,周军则士气大震,异口同声高高喊:
“杀!杀!杀!”
声音响彻河谷,直冲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