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十六章 迷雾重重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四十六章 迷雾重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爱阅】
aiyue365.org,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六章迷雾重重(第1/2页)
    夜色浓稠如化不开的墨汁,将老231省道包裹得严严实实。牟大海的车影杳然,仿佛被这黑暗吞噬了。祝一凡和崔媛媛躲在百年老树的阴影里,如同两只被猎犬围堵的狐狸,沉默在两人之间发酵,只余下各自胸腔里擂鼓般的心跳:一个盘算着脱身之策,一个琢磨着深渊之局。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即将碾碎最后一丝理智时,一阵突兀的、鞋底刮擦碎石的急促声响,由远及近,如同针刺破了包裹神经的薄膜。
    一道模糊的影子骤然从墨色中撕裂而出,幽灵般扑至祝一凡身侧。一股裹挟着夜露寒气的低语,几乎是贴着祝一凡的耳廓喷了过去,字句短促如淬毒的冰针。
    祝一凡全身的肌肉瞬间绷紧如铁,瞳孔急剧收缩,视线猛地钉在崔媛媛脸上。那眼神复杂得如同打翻的调色盘:惊愕的底色上,覆盖着濒临绝境的决绝,最终凝结成一种被命运戏耍后淬炼出的、彻骨的冰寒与愤怒。
    “崔主任,”他开口,声音低沉得如同闷雷在云层深处滚动,“看来我们这趟‘月下漫步’,早就被人精心编排成了一出‘午夜真人秀’。几位扛着‘长枪短炮’的‘朋友’,正循着味儿赶来,点名要挖‘邻市车祸’的独家猛料。”
    崔媛媛的脸颊瞬间褪尽了血色,比悬在头顶那轮惨白的冷月更显凄清。记者?镁光灯?这是要将她生生推入焚天的舆论烈焰之中!一旦被缠上,廖得水那点腌臜勾当,连同背后深不见底的漩涡,顷刻间便会化作全城咀嚼的头条!
    “怎…怎么办?”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铁娘子的外壳在绝对的危机前裂开了一道缝。
    祝一凡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每一个齿轮都在疯狂咬合:“牟大海?他此刻身在何处,是否可靠,都是未知数!指望不得!”他鹰隼般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地形,“分头!你从这里钻出去,绕过楼岗村后,走沈韩村那条荒僻的羊肠小道潜回大队。我留下,为我们热情的‘观众’们唱一出‘深夜爱岗敬业’的独角戏。”
    崔媛媛的目光只在祝一凡眼中那份破釜沉舟的沉静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她用力颔首。两道身影如惊弓之鸟,瞬间没入各自选择的黑暗路径,融入无边的夜帷。
    祝一凡在坑洼的土道上拔足狂奔,夜风裹挟着尘土的气息灌进喉咙,带着苦涩的腥咸。大脑在极限状态下超频运转:借口!一个天衣无缝、冠冕堂皇,最好还能倒打一耙的借口!
    前方,一座废弃的厂房在黑夜里狰狞矗立,宛如远古巨兽遗落的骸骨。祝一凡眼前倏然一亮!疾驰的脚步猛地一拧,他矫健地闪入那扇锈迹斑斑、如同巨兽张开的大口般的厂门。在里面象征性地滞留了十秒,足够留下“涉足此地”的痕迹。他迅速整理了一下衣冠,刻意揉皱制服,拍打并不存在的灰尘,甚至抬手揉了揉眉心,将面部线条调整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因持续工作而显露的疲惫与沉稳状态,这才从容地迈步而出。
    果然!几道刺眼的手电光柱如同探照灯般交错扫来,紧接着是杂沓的脚步声和难以抑制的兴奋追问:
    “祝主任!真是您!您怎么……会从这里出来?”记者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群,瞬间围拢。
    祝一凡的脸上恰到好处地混合着被打断工作的轻微不悦与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哦?记者同志们辛苦了。231卡口例行夜巡,刚在里面处理点突发状况。”他目光沉稳地扫过众人,眉头微蹙,语气陡然带上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官腔严肃,“倒是各位,这深更半夜聚集在此荒僻之地……几位健康码是24小时的吗?行程码都正常?依据最新的防疫规定,非必要不聚集,尤其深夜突击采访,这流程的合规性……怕是值得商榷一番吧?”(潜台词如冰刃:想拱火?先摸摸自己的底裤是否干净!)
    记者们被这反手一击噎得一时语塞,七嘴八舌地辩解着“公众知情权”、“重大车祸线索追踪”。祝一凡表面耐心倾听,心底的算盘却拨得飞快:拖!只要拖到崔媛媛安全脱身,即是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六章迷雾重重(第2/2页)
    就在这时,裤兜里的手机如同催命的鬼符般疯狂震动!屏幕上跳动的名字让祝一凡的心骤然沉入冰窟——“廖得水(私人)”!
    接?位置可能暴露!不接?更显此地无银!
    电光火石间,他已做出决断。微微侧身,用手半掩话筒,刻意营造出一种“正在执行隐秘任务”的凝重氛围:“喂?廖大!是我……正在231这边处理点紧急勤务!可能要……晚点才能回大队汇报。”电话那头,廖得水的声音带着被惊醒的恼怒与浓重的狐疑,几乎要穿透听筒:“祝一凡!少跟我耍花腔!你现在到底在哪?崔媛媛呢?是不是被你小子给拐跑了?!”
    祝一凡的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声音却稳得如同磐石:“崔主任?她应该早就回去了吧?这不,刚被几位热情的记者朋友‘偶遇’,回答了几个即兴提问,刚送走。正准备立刻回单位,向您当面汇报情况!”
    电话那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仿佛在掂量这回答的分量。或许是祝一凡语气里的“坦然”和“记者”这个敏感词的威慑,又或是“231紧急勤务”这个说法暂时封住了追问的口。最终,电话里只传来一声冰冷的闷哼:“算你小子还没昏头!听着,事态紧急,你这个办公室主任,今晚给我住在大队!随时待命!哪儿都不许去!”(潜台词:给我牢牢钉在原地!)
    “是!廖大!明白!我这就赶回去!”祝一凡应得斩钉截铁,嘴角却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住大队?正中下怀!这可是你亲口下的命令,完美的“官方背书”与“不在场证明”!
    挂断电话,祝一凡立刻换上无奈又迫切的焦急神情转向记者:“各位同志,实在抱歉!大队长急召!军令如山,防疫期间更是铁律!我必须立刻归队!”
    他扬了扬手中尚有余温的手机屏幕,那亮光仿佛成了有形的尚方宝剑。
    记者们看着这位一脸“身不由己”、“军令压顶”的办公室主任,再回味一下他刚才提及的“深夜聚集防疫规定”,心知再纠缠下去也难有收获,只得悻悻然地让开道路。
    祝一凡如蒙大赦,转身朝着与崔媛媛逃离路径截然相反的方向,足下发力,身影如同撕裂夜幕的一道黑色闪电,疾射而去!
    凭借着对乡间阡陌的烂熟于心和对危险近乎本能的警觉,祝一凡终于在一个隐秘的路口,与同样气喘吁吁、鬓角汗湿的崔媛媛再度汇合。
    几乎是同一刹那,牟大海那辆忠实的老旧座驾,如同救赎的方舟般,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停在了他们面前。
    两人拉开车门,如同两尾刚从惊涛骇浪中挣扎上岸的鱼,带着劫后余生的虚脱感,重重地瘫进后座。车厢内陷入一片死寂。唯有引擎沉闷的喘息,以及两人胸腔里仍未平息、如鼓点般急促的心跳声在狭小的空间里碰撞、回荡。
    牟大海在后视镜里偷瞄了一眼,被两人脸上那劫后余生却凝重如铁的沉默吓得立刻缩回目光,死死盯住前方蜿蜒的道路。
    祝一凡与崔媛媛谁都没有出声。夜风从车窗的缝隙里钻进来,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心头的阴霾。
    那个黑暗中的告密者,究竟是谁?是廖得水布下的耳目?还是更深、更冷的水域里,悄然撒网的“渔翁”?这场看似针对崔媛媛,抑或她背后那个“他”的死局,为何要将自己也拖入其中?是无妄之灾?还是说…他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这盘幽暗棋局中一枚身不由己、却又举足轻重的棋子?
    重重谜团如同车窗外的夜色,浓稠得化不开,沉甸甸地压在两人心头。车灯只能刺破眼前有限的黑暗,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更加深不可测、叵测难明的深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