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97章 社庙医馆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97章 社庙医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爱阅】
aiyue365.org,更新快,无弹窗!

    第597章社庙医馆(第1/2页)
    于是说干就干。
    在这位老炭翁的指点下。
    罗长生便组织河头村的兵户们入山烧炭。
    这烧炭有很多讲究。
    选用的木料,最好是那种密度高的硬木为佳。
    上好的炭一般是用榆木,枣木烧制,这两种木材并不容易获得。
    好在河头村的附近山中,桦木,杨木与柳木也不少。
    这些也都是烧炭的好材料。
    此外就是如何烧炭,一般来说有堆烧法和炭窑两种。
    堆烧法烧制简单,但出炭率很低而且很容易失败,所以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修一座炭窑。
    但修造炭窑所费颇多,眼下的同袍社可没这个财力。
    结果老炭翁带着他们到山中,找到了一座半废弃的炭窑,只要稍加修缮就可使用。
    据那老炭翁讲,这处炭窑是他父亲当年带人修建的。
    他本想将这处炭窑传给自己的儿子。
    但儿子战死在了赤水河前线。
    他本以为自己再无人赡养,结果罗百长组织的同袍社。给他送来了粮米柴薪。
    老炭翁无以为报,便将这座炭窑送给同袍社,也算是尽一份心力。
    罗长生一听自然是大喜。
    心说果然是好人有好报啊。
    有老炭翁的指点,烧炭进行的很是顺利。
    第一窑便烧制出了上好的木炭数千斤。
    有了木炭,罗百长便组织兵户走了一天的山路到县城去卖炭。
    此时刚刚入冬天气骤冷,城中对木炭的需求很大。
    一秤十五斤左右的木炭,就能卖上一百文左右。
    而这一窑炭,刨去成本,同袍社便能得钱三十余贯。
    有了这烧制木炭的收入,河头村的同袍社总算是能维持下去了。
    李原一听,也是频频的点头。
    心说这位罗百长,确实有些本事。
    他记得罗长生因功升任百长也不过是月余时间,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此外,李原对罗百长组织的同袍社也非常感兴趣。
    刨除去守田这一部分,兵户互助的这个想法非常好。
    李原决定在河头村,好好的观察一番。
    如果这同袍社,真的如罗长生所说的那般有效果。
    李原倒是有心将这种互助组织,在北川各个兵户村寨中推广。
    如此一来,像权三利那种人,再想残害兵户便找不到机会。
    当然,像同袍社这种组织也不是没有隐患。
    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反倒容易酿成祸事。
    所以这同袍社,必须由自己的青原伯府直接管理才好。
    而这位罗百长也确实是个人才,自己不妨看看能不能大用。
    正在这时,李原又想起了一事出言问道。
    “你们村这次出征伤亡几何?”
    “伤患都是如何安置的?”
    “为何我没在村中看到有受伤的兵户?”
    罗长生连忙回道。
    “启禀伯爷。”
    “此次北岸四城大战。”
    “我河头村出兵八十九人,其中阵亡三人,重伤者八人。”
    “阵亡者我已安排统一安葬。”
    “家中遗孤,我们同袍社也出资救济。”
    “而伤者的话。”
    “伯爷请随我来。”
    说着,那罗百长便在前面引路,似乎要带众人去什么地方。
    李原与几名陪同官员都有些好奇,互相看了一眼便跟在了罗百长的身后。
    他们都想看看这位罗百长是如何安置伤员的。
    罗长生带着众人在河头村中穿过主路,绕过了几处屋宅,来到了一座小庙的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97章社庙医馆(第2/2页)
    李原抬头一看,只见庙门上不大的牌匾上写着【河头社祭】四个字。
    原来这是一处建在村中的社庙。
    人们自然听过社稷这个词。
    其中“社”就是代表土地的意思,而“稷”就是粮食谷物。
    所谓社庙,其实就是建在村落中的土地庙。
    罗长生站在庙门口,躬身请李原入内。
    李原也没客气,迈步便进到了庙中。
    这座社庙其实很小,进来之后内部只是个四方的院子。
    算上正殿与左右耳房,也不过是五间屋子。
    李原提鼻子一闻,在庙中闻到了一股草药的味道。
    一旁的罗百长对李原介绍道。
    “伯爷,您这边请。”
    “咱们村中的伤患,其中不少人并无妻妾,只是孤身一人。”
    “若是让他们在家自己养伤,恐会无人照料,吃喝也多有不便。”
    “我便让人把他们,都搬到了村中的社庙中一起照顾。”
    “又安排了几个婆子,负责给这些伤患们做饭换洗。”
    李原放眼望去,社庙的左右厢房已经被改成了病房。
    走入厢房一看,只见屋内摆放着数张草铺,七八名重伤兵户正在此处养伤。
    社庙中,呼啦一下进来了许多人。
    也引得这些兵户伤号们的好奇。
    他们抬头一看,立刻就有人认出来了,这不是青原县伯大人吗。
    于是众位伤兵,激动的都要下床行礼。
    却被李原及时的给拦住了。
    他怎么会让这些伤员给自己跪拜呢。
    正在这时,从正殿之中走出了一名白发老者。
    罗长生赶忙向李原介绍道。
    “伯爷这位陈伯,也是这社庙的庙祝。”
    “陈伯懂些草药,现在这些伤兵都由他负责照料。”
    一般这种村中社庙的庙祝都是兼职。
    这位陈伯,其实也是本村的老兵户,只是早年曾做过采药人。
    所以知道一些草药的药性和使用方法。
    村寨中谁要是受了伤,都是由他来医治。
    这次照顾伤患,自然也是由这位陈伯负责。
    庙祝陈伯,听闻来的这位是青原伯李原,赶紧过来要下跪磕头,却是被李原阻止了。
    让这么一位白发老者给自己磕头,李原觉得不忍。
    比起见礼,李原其实更想看看这位老庙祝是如何治疗伤患的。
    恰巧这个时候,有一位伤兵需要换药。
    那陈伯便从后屋,拿出来一个捣药用的臼杵。
    在臼杵之中,盛着一些黑色粘稠的物质。
    老庙祝对李原介绍道,这是他父亲传下来的草药方子。
    李原用鼻子一闻,确实是某种草药又混合了油脂。
    所谓治伤,其实就是将这些黑乎乎的草药抹到伤口上,在用绷带仔细缠好。
    虽然这位老庙祝不了解什么微生物病毒知识,但还是凭经验使用沸水煮过的布条。
    治疗还是很有效果的。
    至少河头村抬回来的这七八名重伤患,基本都活了下来。
    看着小小的社庙,李原不由得是心中感慨。
    这不就是军医院的雏形吗。
    自己扫平北邙山山匪的时候,当时还想着修建医院。
    后来事情一多,此事便耽搁下了。
    看着眼前的社庙,李原觉得自己的青原医馆也该提上日程了。
    李原又命人取来了伤药与酒精交于这位老庙祝。
    有这些药物的帮助,想来能让伤兵尽快康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